职工上下班途中工伤如何规定(工伤认定中,对“上下班途中”如何界定?)
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是否能认定为工伤在司法实践中常有争议,本文就如何理解“上下班途中”的问题,整理了相关案例、观点、法律法规等依据,以供读者参阅。
裁判规则
1.职工住所地与工作地相隔两城,在休息日期间为上下班在合理时间内跨越城际往返于两地的合理路线,应当认定为“上下班途中”——王某某诉重庆市万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及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复议案
【案例要旨】职工的家庭住所地与工作地相隔两城,法定节假日或约定休息日期间,职工为上下班在合理时间内跨越城际往返于两地的合理路线,应当认定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上下班途中”。
审理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四川省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2年第5期(总第309期)
2.上下班途中应系职工为上下班而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合理路径,需根据距离、路况条件、交通工具类型及时间段等因素予以综合判断——北京金玉恒通贸易有限公司诉北京市门头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马某某工伤认定违法案
【案例要旨】上下班途中应系职工为上下班而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合理路径,需根据距离、路况条件、交通工具类型及时间段等因素予以综合判断。上下班途中属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内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
案号:(2018)京01行终761号
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20年第8期
3.职工提前下班途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伤害属于工伤——盐城金龙马特种纺织有限公司诉建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撤销案
【案例要旨】职工在提前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伤害的,应依法认定为工伤。因为提前下班属于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是劳动纪律的约束、处罚,但这种行为并不影响当事人实质下班的性质,也不足以导致职工丧失获得工伤保险救济的权利。
案号:(2015)盐行终字第00079号
审理法院: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14期
4.上下班途中违反禁止性规定致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重庆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诉江津区人社局行政确认案
【案例要旨】职工下班途中进入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行走,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同时不具备合理性,不属于“合理路线”,故其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
审理法院: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报》2020年9月15日第3版
5.职工往返于与本职工作无必然联系的地点,不宜认定为上下班途中——高某上诉申请行政确认案
【案例要旨】职工往返于不确定的、非经常性的吃饭住宿地点的途中,因缺乏与劳动者从事本职工作的必然联系,不宜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否则将不适当地加重用人单位的用工责任。
审理法院: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报》2016年4月6日第3版
6.职工在正常上班路线受自然因素阻却,临时选择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路线上班,应被认为属合理路线——新野四海通达投资有限公司诉南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
【案例要旨】职工在正常上班路线受自然因素阻却,临时选择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路线上班,应被认为属合理路线,如其在违反交通法行为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中不承担主要责任,则应认定为工伤。
案号:(2013)南行终字第00094号
审理法院: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91辑(2015.1)
7.事实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在下班途中意外受伤的,用人单位也应当承担责任——都某某与焦某某劳动纠纷案
【案例要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构成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在下班途中意外受伤的,用人单位也应当承担责任。
审理法院: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来源: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司法观点
一、工作期间因病就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属于工伤
司法实践中,认定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因突发疾病请假外出就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应否认定为工伤的问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法律规定可以认定为“上下班途中”的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中,关于“上下班途中”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对于“上下班途中”的理解
对“上下班途中”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
(1)关于“上下班”的概念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确定的时间或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到工作场所从事工作、开会、培训、劳动、文体等活动,都应理解为上班。下班就是脱离该工作去生活,或从事工作以外的其他活动。
(2)关于“上下班途中”的理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的规定,“上下班途中”要求具有时间上的合理性与路线上的合理性。合理时间是指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路段上行进时所使用的符合常理的时间;合理路线一般指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较为经济便捷的路线。对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的判断取决于道路通行条件、交通工具、天气状况、拥堵程度、居住地点等诸多因素。因此,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并不是一个不变常量,而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经验价值判断。
3.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因突发疾病外出就医途中属于“上下班途中”
根据前述论述可知,“上下班途中”应是在合理时间内经过合理路线。上下班途中的时间是工作时间的合理延伸,不仅包括劳动者正常上下班的途中时间,还包括劳动者加班后上下班的途中时间以及因合理事由引起变动的上下班途中时间。劳动者因突发疾病请假外出就医的行为具有合理性与必须性,且其请假就医的是为了使身体尽快恢复、继续工作,外出就医行为并没有脱离与工作相关的实质,属于因合理事由引起变动的上下班时间的情形,是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综上所述,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因突发疾病外出就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
(摘自人民法院出版社、《法律家》实践教学编委会编:《劳动争议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第197~198页。)
二、职工提前上班遭受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实际上,这一规定是将发生工伤的情形由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延伸至上下班途中,立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工伤权益,对职工的一种倾斜性保护,给予职工以工伤保险待遇。然而工伤保险条例没有就“上下班途中”进一步进行明确,在司法实践中,职工比用人单位规定的上班时间提前一小时或者数小时从居住地出发,在途中所遭受的交通事故伤害,是否为“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因此产生不少争议。
笔者对此认为,从文义解释角度来看,“上下班途中”是指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合理路线途中。但鉴于现实复杂性,在具体个案处理当中,例如职工提前上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伤害的工伤认定,应结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上下班途中”的空间、时间和目的三方面因素予以评判。
一、“上下班途中”的空间因素。“上下班途中”的合理空间,指的是职工从居住地到工作地之间所经过的合理路径,包括两地的最直接、最通达的路径,也包括职工为了处理与其工作、回家以及日常生活有密切相关的事务(如到菜市场买菜、到学校接小孩)的路径,或者因暴雨所致道路不能通行、交通异常堵塞等特殊情形而正当绕道所经过的路径。鉴于现实的复杂性,根据《规定》第六条所列举的“上下班途中”的具体情形,对“居住地”和“工作地”应作广义理解,“居住地”通常是指单位提供的宿舍、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实际居住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等;“工作地”一般是指一处或者其中一处、固定或者不固定工作地,但还包括职工往返于多个与其工作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必经合理区域、本单位或者经单位同意参与其他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地等。
二、“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因素。“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指的是职工从居住地到达工作地或者工作地到达居住地的合理时间。评判“合理时间”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地至居住地的距离、道路畅通情况、交通工具的种类和性能、气候变化情况等因素。“合理时间”的“起止点”亦是关键因素,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时间的起止点,也包括职工提前上班、推迟下班、加班加点的时间起止点。
三、“上下班途中”的目的因素。“上下班途中”的合理目的,指的是职工所经过路径是以“上下班”为目或者为了处理“上下班”有密切相关的事务。如果职工在途中去其他地方办理与其日常工作生活所必需、合理的事务,那么这个路途应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即使用人单位以职工提前上班系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为由提出异议,不能成为阻碍“上下班途中”合理目的的法定事由;相反,职工提前上班实质上也是为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亦在“上下班途中”的合理目的的范畴之内。
综上,职工提前从居住地出发,只要有证据证明确是为了赶到工作地上班完成工作任务而提前上班,那么在前往工作地的途中所遭受的交通事故伤害,应认定符合上述“上下班途中”的空间、时间和目的三个因素,进而就应当受到《工伤保险条例》的保护。
(摘自李永辉:《职工提前上班遭受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载《人民法院报》2019年5月30日第6版。)
法律条文
1.《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条 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六、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之间的合理路线,视为上下班途中。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
来源:法信、黔微普法
其他文章
- 怎么跳过花呗新人版(为什么花呗还有新人版-无法升级认证的原因)
- 立即贷怎么样(立刻贷靠谱吗-四个特点分析)
- 平安普惠i贷上征信吗(平安i贷上征信吗危害后果有哪些)
- 和现金巴士一样秒批的(【现金易借】新上线口子,类似现金巴士,简单资料即可申请 ...)
- 人人贷款(人人贷款靠谱吗?人人贷如何申请借款?)
- 捷信福袋(捷信福袋5000是真的吗 靠不靠谱看了就知道)
- 分期乐怎么提前还款(分期乐可以提前还款吗?分期乐提前还款详细流程!)
- 万达普惠万e贷(万达普惠万e贷好申请吗-万达普惠万e贷介绍!)
- 万达贷套路破解(万达贷暂未通过授信验证原因大揭秘!)
- 砍头息合法吗(砍头息合法吗-法律对于“砍头息”借贷的规定)
- 讯到借款(讯秒APP客服电话是多少?讯秒贷款审核打电话吗?)
- 2018最新黑户秒过口子(2018黑户网贷当天下款的口子,可以关注一下这几个)
- 黑户能下款的口子(黑户可以申请下款的短期网络借款口子有哪些,看下这5个)
- 捷信消费贷(捷信消费贷利息是多少?捷信消费贷利息介绍!)
- 51返呗(51返呗上不上征信?51返呗与征信关系介绍)
- 公积金关联银行卡步骤(住房公积金怎么绑定银行卡?具体流程是什么?)
- 平安普惠是正规公司吗(平安普惠是不是正规公司?平安惠普优势有哪些?)
- 58月付(58月付上征信吗-对逾期者的惩罚措施)
- 手机贷上征信吗(手机贷会不会上征信?逾期还贷会有负面影响!)
- 建设银行个人贷款(目前怎么办理建行个人贷款?流程是什么?)
- 网贷哪个比较靠谱(网络贷款哪家最可靠-小编推荐五家别错过)
- 你我贷人工客服电话(你我金融客服电话多少,你我金融客服热线)
- 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条件?贷款的材料有哪些?)
- 农业银行小额贷款(农业银行推出的小额贷款你了解吗?小额贷款办理教程)
- 豆豆金app(豆豆金怎么样?豆豆金的入口在哪里?)
- 车贷还清后怎样去解押(车贷已还清,车辆解押手续怎么办理?)
- 发薪贷上征信吗(【周周发薪贷】最高下款20000申请条件)
- 51人品贷上征信吗(51人品贷需要信用卡吗?51人品贷上央行征信吗?)
- 闪电借款客服电话(闪信贷客服电话是多少?闪信贷审核打电话吗?)
- 暖薪贷(暖薪贷人工客服电话多少?上班时间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