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民国大师云集,其中许多人都曾针锋相对过,如胡适和辜鸿铭就因观念不同,而暗自较劲。虽说辜鸿铭在英国长大,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于情感。回国工作后,他不满胡适等人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思想守旧,因此两人经常针锋相对,最后辜鸿铭离开了北大。
一、完全对立的思想
因为家族从事橡胶生意,辜鸿铭很小就跟父母移居英国,他自己就是一名中英混血儿。在西方长大的辜鸿铭,由于受父亲的教导和熏陶,十分的热爱祖国。学识渊博的他,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却还是回到了祖国,欲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
回国后的辜鸿铭,很受张之洞赏识,后来更是进入了北大任教,事业发展很顺利。然而,随着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胡适也很快进入北大任教,辜鸿铭和胡适的恩怨,才就此开始。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一直是当时走在时代潮头的新派;而从西方回国的辜鸿铭,思想却反常的守旧。这一点,从两人的打扮上就可以看出来。
在北大上课的辜鸿铭,总是穿着一身长袍,拖着自己的长辫,一副“老学究”的做派,这和总是西装革履、留着短发的胡适,完全是不同的气质。
此外,辜鸿铭脾气古怪,骨子里又十分守旧,热爱祖国,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感。而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知识分子,十分推崇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却又过度否定,这让辜鸿铭和胡适,完全处在了对立面。
有才华的人,骨子里的傲气,使得他们不轻易佩服别人,何况辜鸿铭和胡适,都是佼佼者,所以他们开始了暗中的针锋相对。
二、两人的针锋相对
文人之间的争斗,自然不会是明面上的攻击,而是用文字做武器。最先发起攻击的是辜鸿铭,他以“冬烘先生”为名,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大肆抨击了《新潮》和《新青年》两份杂志,批判它们“诋毁伦常”不尊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而整日推崇西方文化。
胡适作为《新潮》杂志的资助者,和新派的代表人物,辜鸿铭批判的矛头,自然指向了他。从文中批判、甚至谩骂的语句中,可以看出,辜鸿铭对新文化运动十分不满。
只是,蔡元培也是新派的其中一员,然而辜鸿铭却并未对其有何不满,甚至还帮他撇清了责任,却独独抓着胡适不放,将其做作为批判的中心。此事一出,人们也知道了两人不和的事。
当然,道统观念不同,胡适自然也不会任由辜鸿铭批判。他也用“天风”的化名,写了两篇短文,调侃辜鸿铭的长辫子。这一来一往的针锋相对,两人谁也没讨到便宜。
在当时,青年大多不喜守旧,而推崇新派的进步。辜鸿铭的守旧,引起了一部分进步青年的不满,他因此遭到了“弹劾”而这次“弹劾”的带头人,便是胡适的学生罗家伦。
三、道统不同,依旧是君子
罗家伦抨击辜鸿铭的理由,是说他授课时宣扬“君师主义”并且他还要求胡适取代辜鸿铭上课。此事一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无奈之下,辜鸿铭只得离开了北大。
因为前面有了胡适和辜鸿铭的对立,而罗家伦的身份又比较特殊,因此这件事也引起了外界的无尽遐想。北大的一位教师徐子明,言语之中就透露,因为辜鸿铭的一些言行,导致胡适建议蔡元培开除辜鸿铭。
钱玄同在写给周作人的信中也认为,辜鸿铭的离开“倒也是一件快心的事”并暗指胡适建议革职辜鸿铭。事实上,胡适会这么做,并不是出于私人恩怨,而是因为辜鸿铭的言论,已经不是守旧那么简单了。
当时,辜鸿铭用英文撰写了一篇报刊,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希望外国的力量可以帮助中国,从而恢复中国的帝制。后来,文章被人找了出来,在国内文化界引起轩然大波,即使爱才如蔡元培,也不可能再对这件事坐视不理。
因此,辜鸿铭也不得不离开北大,而北大对外宣称,他是主动离开的。可以说,胡适和辜鸿铭之间的对立,只是文人之间道统不同的君子争锋,而非两人的私人恩怨。而辜鸿铭的遭遇,更是特定历史下的悲剧。
其他文章
- 轩辕传奇马贼信使在哪
- 郑州是南方还是北方 郑州相关介绍
- 剑灵暴击八卦
- 明星控制器
- 问道绿水晶怎么用
- nba2k13电脑版按键完美设置教程
- 醉逍遥好玩吗?
- 个人简历中的发展方向怎么填写
- 阿里旺旺贸易通版究竟是什么
- 问道地府总动员攻略
- 造梦西游3火丸最佳技能搭配
- 甄嬛跳惊鸿舞是哪一集
- 环球资源内贸网交易流程
- 二级建造师复习题集大家论坛有下载
- 安徽乐职网怎么样?
- 金甲战士第二部续集
- 黄酒的俗称
- 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有哪些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 倒着输入银行卡密码会自动报警吗
- 天天有喜结局怎么样
- 冯天魁的原型是谁
- 迪丽热巴首次公布恋情
- 电脑快播不能播放提示该网站不可点播的解决方法
- awaymode
- 突袭3胜利进军
- lol首胜奖励在哪里领
- dota2瘟疫法师出装
- 为什么支付宝安全控件支付宝数字证书控件无法升级?
- 学校用英语怎么写
- 西安三本学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