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其他文章
- 碳交易个人开户条件
- 怎么看成交量是放量还是缩量
- 哈尔滨银行属于什么性质的银行
- 100万房子增值税5.3怎么算
- 农村信用社不转汇什么意思
- 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020年
- 工商年报密码忘了怎么办
- 穆迪信用评级等级
- 西安市2020年首套房贷利率
- 微信转账一年内最高限额是多少
- 保险怎样退保
- 邮政储蓄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表2022
- 开通美股账户需要什么条件
- 没逾期花呗评估停用多久可以恢复
- 定期存款利率表2022
- 微信支付上传身份证怎么取消
- 质押股份是什么意思
- 2020年广州银行大额存款利率
- 员工保险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 微众银行备用金怎么取出来
- 工商银行9位营销代码是什么意思
- 美国股市指数
- 打新股是什么意思
- 510050基金是什么指数基金
- 万惠及贷上征信怎么处理
- 怎么查工商银行卡开户行
- 银行支票有效期多长
- 徽商银行大额存款利率
- 运费险失效的原因
- 中国银行卡怎么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