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60岁70岁80岁90岁100岁分别被称为什么(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在古代对年龄的称谓还是非常讲究的,不会像现在这样直接用数字表示。在古代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大家熟悉的而立之年、花甲之年等。那么你知道90至100岁老人称为什么?60岁的人称之为什么?80到100岁被称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0岁60岁70岁80岁90岁100岁分别被称为什么在古代50岁被称之为天命之年,60岁称之为花甲之年,70岁称之为古稀之年,80岁称为耄耋之年,90岁称为鲐背之年,100岁称为期颐之年。
在论语中有说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处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听天由命,是自己努力去做好事情,结果就看天意了,也表示相对之前已经对结果看淡了很多。
花甲之年也叫作耳顺之年,花甲是以天干地支得来的。还有种说法是,指甲的根部有白色的痕迹,到了这个年纪的人,白色部分会慢慢消失,所以叫“花甲”。
古稀之年出自杜甫的一首诗《江曲二首》,诗里面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古时候人活到70岁已经是非常稀有的事情了。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十岁额老人,看着两个字就能感觉到年纪很大了,它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鲐背之年的时候,人的皮肤很松弛,褶皱多。背后的褶皱和鲐鱼背部很像,所以就有了这种说法,现在你知道鲐背之年是指多少岁了吧。
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各方面都需要后人照料,所以叫作期颐。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前面给大家介绍了50岁60岁70岁80岁90岁100岁分别被称为什么,那么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表吧。
初度指的是出生的时候,汤饼之期指的是出生三天的婴儿,襁褓指一岁以下的孩子。孩提指的是2、3岁的小孩子,始龀指男孩8岁或女孩7岁,总角指的是8岁至14岁的少年。外傅之年指的是10岁的孩子,金钗之年指的是女孩12岁,豆蔻指13、14岁的少女。及笄指的是15岁的女子,志学之年指的是15岁,舞象之年指的是15-20岁的少年。加冠/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不惑之年指的是40岁。喜寿指的是77岁老人,米寿是88岁的老人,白寿指的是99岁的老人。
其他文章
- 中国工商银行代码
- 京东白条分期可以提前还吗
- 股票红色代表什么
- 如何理解比特币等电子货币
- 煤炭龙头股
- 买股票流程
- 企业债发行条件及流程
- 创业板st新规定
- 22k金和18k金的区别
- 股票macd是什么意思?
- 除息是什么意思,对股票有啥影响
- 深市沪市股票区别
- 注销的卡还能查到银行流水吗
- 银行卡充值微信需要手续费吗
- 通货膨胀定义
- 基金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的区别
- 增资扩股后股权比例计算
- 山姆会员卡怎么办理退费
- 房贷什么时候可以提前还款
- 三大财政政策包括
- 金税盘怎么清卡
- 京东股票代码是多少
- 余额宝的钱转出到银行卡要手续费吗
- 查征信怎么查
- 2021年印花税需要先计提吗
- 工商银行怎么查12位行号
- 进项税转出包括哪些情况
- aed哪国货币
- 个人征信报告去哪里打
- 河南农信怎么查银行卡余额